这两年,互联网知识付费逐渐成为“风口”,知乎、果壳、喜马拉雅、分答、得到、虎嗅、36氪等知识付费平台走红网络,但随着平台跑马圈地,产业野蛮生长的背后,“大V”停更事件频发、“小密圈”涉黄下架、“李鬼”泛滥等负面效应也日渐凸显。全国人大代表花蓓为此提交了一份关于促进互联网知识付费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付费知识良莠不齐
数据显示,2018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达2.92亿,预计到2020年,知识付费市场规模将达到235亿元。知识在互联网的“镁光灯”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与财富挂钩,更有甚者,某产品上线两周就吸金超过1000万元。一夜之间,仿佛“书中自有黄金屋”,人人皆能触手可及。
“百花与杂草齐飞,付费知识良莠不齐。”在花蓓看来,传统的教育、出版、传媒行业从业者都有严格的从业标准,术业有专攻。如今,互联网知识提供者并无分类从业标准,“人人皆为师”,大大降低了知识提供者的门槛,付费知识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大谈成功学,没当过妈妈的大谈育儿经,从网上搜点免费信息略微加工,转身包装成“高大上”等,造成消费者的信任不断消耗,“复购率”大幅下降。
另外,知识产权的保护一直是版权保护的薄弱点。优质付费知识是盗版的首要目标,目前已经形成了专门针对互联网知识付费平台的盗版产业链,几百元的培训视频,通过淘宝、微信、QQ群等平台销售,只卖几块钱。据媒体报道,有人花35元就买到了1700G的付费课程。盗版的广泛传播对原创性付费知识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力,原创者权益得不到保障,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
花蓓认为,知识付费本质上是在知识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合同关系,但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消费者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信息不对称,地位也不平等。定价权完全控制在知识提供者一方,其在发布产品时,自主定价。据报道,某答主回答一个问题就要4999元,回答32个问题赚了25万元。
消费者维权也难。知识付费平台大多都标识,提供产品属于虚拟内容服务,一经支付成功,概不退款。消费者购买了付费内容后,结果答非所问不满意,却不能退款。
建立类似淘宝的评价反馈机制
互联网知识付费是互联网时代教育、出版与传媒结合的产物,明显区别于实物和其他产品,目前并无专门性法规和行业标准,相关法规较少涉及,只有部分禁止性规定可以适用,比如涉及侵犯知识产权,则适用《版权法》等相关规定,内容涉黄等,则适用刑事、行政相关法规。涉及平台责任,知识付费双方权利义务、消费维权等方面,则属于法律法规的“模糊地带”。
花蓓认为,在法规、标准缺失的前提下,知识付费平台的内部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平台管理者缺乏自律意识,中立监管的职责形同虚设。为此,她建议建立知识提供者的身份核实和行业分类等准入机制,打造适格的知识提供者主体。具体包括对知识提供者的身份信息核实以及知识审查,可以依据其专业、受教育程度及社会经历等,设置权限其只能在熟悉的领域进行答复或发布订阅产品,从而保证付费知识的“含金量”。
“建立价格干预机制,限定合理价格。”花蓓认为,虽然目前我们无法出台量化的价格标准,但基于民法和合同法上的公平原则,平台应当建立价格干预机制,对知识提供者设定的价格进行审核。
她还建议,互联网知识付费平台应建立类似淘宝的评价反馈机制,然后以评价数据为基础,妥善解决纠纷。消费者在付费知识产品消费后可以评价,对评价高的予以适当的奖励,如推送、上首页等;对评价差的,在满足采集一定数量数据基础上,设置百分比指标,比如差评超过50%,及时告知知识提供者,让其整改,差评超过60%,降低知识提供者用户星级等,差评超过70%,启动强制退款措施等,从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有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互联网知识付费平台的外部监管。对互联网知识付费平台而言,要严把内容审核关,进行严格筛选,将涉黄、涉暴等不良内容扼杀在摇篮里。
07-25 来源:网络
07-25 来源:网络
08-12 来源:精华时空
07-06 来源:中华企业资讯网
07-05 来源:本网
05-20 来源:本网
06-01 来源:本网
05-20 来源:本网
08-20 来源:市场时报网
08-02 来源:市场时报网